气候变化对天水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胡利平 [1 ,2 ]
张华兰 [1 ]
安晶 [2 ]
刘晓强 [2 ]
杭波 [1 ]
机构
[1]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2]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天水地区; 气候变化; 生产潜力; 开发程度; 影响因素;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2.122
中图分类号
S162.53 [];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算了天水3个气候区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渭北区、河谷区和关山区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仍较偏低,为49.9%~60.0%;生产潜力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都较高,分别达73.6%~78.7%和18.7%~23.8%,排序为渭北区>河谷区>关山区,长远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具有负效应,降水量则具有正效应。其中,全生育期温度、秋季温度和冬季日照对天水、渭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负效应显著,全生育期降水、秋季降水在天水和各气候区正效应显著;并提出了区域生产潜力适度开发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394 / 63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北方旱农地区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的适度开发对策 [J].
冷石林 .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06) :32-35+45
[12]   我国近40年降水的变化及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潘亚茹 ;
高素华 ;
郭建平 .
生态农业研究, 1994, (01)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