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新方法

被引:7
作者
窦宏恩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产量递减率; 储量动用率; 储采平衡系数; 原油采收率; 储采比; 计算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储采比的定义,分别对油田开发上产、稳产和产量递减3个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3个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的新方法,推导出了油田3个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与上产率、储量替换率、储采平衡系数和储量动用率等生产指标的关系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在整个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的变化是不规则的,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油田要实现稳产,在稳产期内必须同时满足原油产量和原油储采比不变的两个条件。依据储采比和采收率的定义,建立了原油采收率、原油替换率和储量动用率之间的关系方程,可用于油田开发规划指标的合理匹配和油田开发中三率的合理性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油田合理储采比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J].
王立军 ;
杨海玉 ;
韩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2) :64-67
[2]  
利用储采比与储采平衡率确定油田产量[J]. 蒋红玲,卢鹏海.吐哈油气. 2008(01)
[3]  
利用储采比与储采平衡率确定油田产量[J]. 蒋红玲,卢鹏海.吐哈油气. 2008 (01)
[4]   油田开发指标结构分析方法 [J].
田晓东 ;
邵宪志 ;
王天智 ;
张继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3) :47-50
[5]   油藏高含水开发期确定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 [J].
谷建伟 ;
李晓庆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1) :54-56
[6]   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J].
宫长路 ;
吴晓慧 ;
孙铁 ;
杜文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4) :27-28+53+120
[7]   辽河油区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研究及探讨 [J].
程仲平 ;
杨纯东 ;
刘绪礼 ;
王胜义 ;
刘秀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5) :38-40+105
[8]   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以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为例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44-45+85
[9]   结构储采比理论及喇萨杏油田储采比变化分析 [J].
王凤兰 ;
石成方 ;
王天智 ;
田晓东 ;
姜祥成 ;
兰丽凤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82-84+124
[10]   对保持油田合理储采关系的几点认识 [J].
阎存章 ;
李秀生 ;
吴晓东 ;
李文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