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新方法

被引:7
作者
窦宏恩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产量递减率; 储量动用率; 储采平衡系数; 原油采收率; 储采比; 计算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储采比的定义,分别对油田开发上产、稳产和产量递减3个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3个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的新方法,推导出了油田3个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与上产率、储量替换率、储采平衡系数和储量动用率等生产指标的关系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在整个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的变化是不规则的,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油田要实现稳产,在稳产期内必须同时满足原油产量和原油储采比不变的两个条件。依据储采比和采收率的定义,建立了原油采收率、原油替换率和储量动用率之间的关系方程,可用于油田开发规划指标的合理匹配和油田开发中三率的合理性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不同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分析 [J].
王天智 ;
田晓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1) :31-32+75
[12]  
油气田合理储采比的确定及应用[J]. 高文君,王谦,徐冰涛.吐哈油气. 2002(04)
[13]  
油气田合理储采比的确定及应用[J]. 高文君,王谦,徐冰涛.吐哈油气. 2002 (04)
[14]   对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预测研究 [J].
高瑞祺 ;
陈元千 ;
毕海滨 .
石油学报, 2002, (05) :44-47+4
[15]   世界储采比的分析与研究 [J].
赵庆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60-63+13
[16]   关于石油储采比、储采平衡率的研究 [J].
张正卿 ;
曲海潮 ;
倪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53-54+112
[17]   注水开发油田储采比的分析方法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31-33+68
[18]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1999, (06) :23-26+39
[19]   合理油气储采比有关问题的探讨 [J].
龙捷 .
四川石油经济, 1996, (05) :73-75
[20]   油田储采比与产量递减率及稳产年限的关系 [J].
马名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5)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