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储采比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15
作者
赵庆飞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采比; 预测; 关系式; 应用;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储采比是油气产量保证程度的一种指标 ,是石油工业内部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在国外已被用于分析、判断油气田建设规模、生产形式、稳产形势和合理开发方案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专家对这一重要油气田参数进行过分析、研究 ,某些理论或统计研究成果也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国外报道的有关资料 ,对世界各国储采比的近期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和研究 ,阐明世界油气潜力的分布、我国储采比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利用储采比的基本关系式 (即储采比与开发时间 ,以及储采比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对产油大国的储采比走势及其所内含的油气潜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图 4表 4参 9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13 +13-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注水开发油田储采比的分析方法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31-33+68
[2]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1999, (06) :23-26+39
[3]   预测产量及可采储量的广义数学模型 [J].
李从瑞 ;
陈元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
[4]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J].
陈元千,胡建国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250-255+287
[5]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 [J].
胡建国 ;
陈元千 ;
张盛宗 .
石油学报, 1995, (01) :79-87
[6]   苏联的储采比 [J].
张克有 ;
马新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1, (01)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