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金铜矿床深部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前景评价的关键

被引:53
作者
邱小平 [1 ,2 ]
蓝岳彰 [3 ]
刘羽 [1 ]
机构
[1]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紫金矿业集团公司
关键词
热液蚀变帽; 高级泥化蚀变带; 铜硫化物; 蓝辉铜矿; 紫金山铜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典型的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育巨厚的热液蚀变帽,多孔状石英和高级泥化蚀变带等标志性特征;特别是在金矿体之下出现垂直厚度超过1000米的巨大铜矿体,属于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明矾石矿物组合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铜矿床类型,铜硫化物的矿物学研究预示着深部可能变为斑岩型铜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紫金山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演化 [J].
张德全 ;
丰成友 ;
李大新 ;
佘宏全 ;
董英君 .
地球学报, 2005, (02) :127-136
[2]   猫岭金矿床成矿构造演化特征 [J].
邱小平 .
矿床地质, 2004, (02) :198-205
[3]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德全 ;
李大新 ;
丰成友 ;
董英君 .
地球学报, 2001, (05) :403-408
[4]   江西东乡铜矿中含铜硫化物的几种微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薛纪越 ;
孙涛 ;
张文兰 ;
陈武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2) :149-155
[5]   斜方蓝辉铜矿在我国的发现及其微结构 [J].
薛纪越 ;
孙涛 ;
张文兰 ;
蔡元峰 ;
陈武 .
矿物学报, 2000, (01) :9-12
[6]   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J].
陈景河 .
黄金, 1999, (07) :8-13
[7]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Mineralization,Jiujiang-Ruichang Area,Jiangxi Province,China[J]. 邱小平,裴荣富,季克俭,吴学汉.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1989(03)
[8]  
Stable isotope study of the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in the Madjarovo Pb–Zn district, south-east Bulgaria[J] . Clive M. Rice,Richard J. McCoyd,Adrian J. Boyce,Peter Marchev.Mineralium Deposita . 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