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被引:39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沈忠民
孔祥星
王茹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东营,,,东营,,东营,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烃源岩; 微裂隙; 油气运移;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6.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岩心观察 ,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中 ,发现大量顺层面分布的微裂隙 ,且大部分为亮晶方解石所充填。裂隙发育段在平面上的展布较广 ,在纵向上始于 2 90 0~ 30 0 0 m左右 ,与烃源岩成熟阶段对应。岩石学和有机地化研究表明 ,裂隙一般限于高有机质丰度、纹层理发育的页岩中 ,而有机质丰度较低、具块状层理的泥岩一般不发育 ,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裂隙发育与有机质丰度以及成熟度的关系表明 ,烃类生成是水平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进入成熟阶段的富有机质烃源岩大量生烃 ,造成孔隙流体压力迅速上升 ,并最终导致顺层裂隙的产生。由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以泥、页岩互层为特征 ,因而裂隙发育的非均质性造成裂隙发育段与裂隙不发育段的纵向叠置 ,并决定了其排烃过程以近似于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的排烃方式 ,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烃源岩的排烃速率和排烃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597+669 +6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2]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M]. 地质出版社 , 张林晔, 1999
[3]  
构造地质学原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俞鸿年, 1998
[4]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pressure,stres- ses,and present-day geodynamics in the Scotian shelf,offshore eastern Canada .2 Yassir N A,Bell J S. AAPG Bulletin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