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1年和2006年夏季严重干旱及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泽明 [1 ]
陈皎 [1 ]
董新宁 [2 ]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2] 重庆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严重干旱; 环流特征; 对比分析;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8.020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1-2011年夏季6-8月的NCEP/NCAR全球逐月和逐日的2.5°×2.5°经纬度再分析资料、美国NOAA提供的月平均OLR场(格距为2.5°×2.5°)资料、重庆地区34个台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资料,对重庆2011年和2006年夏季严重干旱及其环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庆2006年夏季干旱总体强于2011年;2006年干旱持续性较好,而2011年阶段性特征突出;2006年夏季严重干旱是全区域性的,而2011年区域性差异特征显著,东北部较轻而中西部部分地区较重.2006年和2011年夏季重庆严重干旱与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关系密切,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总体偏北偏强偏西,而2011年夏季偏北偏强偏东;2006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北偏东,而2011年南亚高压偏北但东伸不明显.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打通"持续稳定控制重庆地区,因此干旱持续时间较长;而2011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东西、南北进退相对活跃一些,因此2011年重庆干旱具有阶段性特征;还因为2011年夏季对流层中层的副高脊线位置不超过30°N,北方冷空气活动相对频繁且活动的范围较2006年稍偏南,同时水汽输送偏东,因此造成重庆纬度相对较高且偏东的东北部降雨略偏多,因此2011年重庆干旱又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重庆市夏季极端旱涝成因分析 [J].
陈欢 ;
王式功 ;
李永华 ;
王勇 ;
韩世钢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01) :120-128
[2]   北碚区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万敏 ;
李家启 ;
张爽 ;
彭超 ;
李强 ;
朱建国 ;
张玉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 (07) :122-128
[3]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西太平洋副高特征 [J].
李永华 ;
青吉铭 ;
李强 ;
向波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 (03) :106-116
[4]   夏季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东部旱涝的影响 [J].
李永华 ;
青吉铭 ;
李强 ;
罗文莉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9) :71-81
[5]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及其对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影响 [J].
李永华 ;
卢楚翰 ;
徐海明 ;
程炳岩 .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8 (02) :145-156
[6]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西南地区东部旱涝的关系 [J].
李永华 ;
卢楚翰 ;
徐海明 ;
程炳岩 ;
王勇 .
大气科学, 2011, 35 (03) :422-434
[7]   重庆主城区百年雨日及强度变化特征 [J].
张天宇 ;
李永华 ;
程炳岩 ;
唐红玉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03) :37-42+52
[8]   近47年影响重庆汛期降水的气候因子分析研究 [J].
周浩 ;
程炳岩 ;
叶钊 ;
唐红玉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9) :107-114
[9]   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 [J].
李永华 ;
徐海明 ;
白莹莹 ;
李强 ;
何泽能 .
高原气象 , 2010, (02) :523-530
[10]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J].
李永华 ;
徐海明 ;
高阳华 ;
李强 ;
白莹莹 ;
何泽能 .
高原气象 , 2009, (04) :86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