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孢粉记录

被引:31
作者
刘恩峰
张祖陆
沈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莱州湾南岸; 晚更新世; 孢粉; 古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莱州湾南岸A1钻孔孢粉分析 ,结合14 C、热释光测年、沉积物粒度、岩性等资料 ,对A1钻孔自下而上划分为 7个孢粉组合带 ,并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利用孢粉组合 ,探讨了 12 0kaB P 以来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的植被发展以及气候的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在 85~ 76kaB P 、 5 0~ 2 4kaB P 和 10~ 4kaB P 出现三次暖湿期 ,分别对应于“羊口海侵”、“广饶海侵”和“垦利海侵”。在三次暖湿期中发生海陆交互相滨岸沼泽或湖泊相沉积 ,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滨岸草原。在 76~ 5 0kaB P 和 2 4~ 10kaB P 两次冷干期为陆相沉积环境 ,前者出现以针叶林为主的草原植被类型 ,后者出现干冷的针叶林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植被类型 ,它们分别对应于早大理亚冰期和晚大理亚冰期。孢粉组合所反映的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同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及渤海沿岸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山东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亡原因初探 [J].
张维英 ;
韩美 ;
李艳红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224-231
[2]   晚更新世以来潍河古河道沉积及其对现代咸水入侵的控制 [J].
刘恩峰 ;
张祖陆 ;
沈吉 ;
杨丽原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1) :47-53
[3]   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J].
韩美 ;
张维英 ;
李艳红 ;
张丽娜 .
地理科学, 2002, (04) :430-435
[4]   华北平原冲积物孢粉沉积相研究 [J].
许清海 ;
李润兰 ;
朱峰 ;
阳小兰 ;
梁文栋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55-63
[5]   渤海南部S3孔晚第四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及环境演变 [J].
庄振业 ;
许卫东 ;
刘东生 ;
庄丽华 ;
刘宝柱 ;
曹有益 ;
王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2) :29-37
[6]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J].
庄振业 ;
刘冬雁 ;
杨鸣 ;
李洪江 ;
邱汉学 ;
宁丕海 ;
宋维华 ;
徐至进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46-152
[7]   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与咸水入侵研究 [J].
薛禹群 ;
吴吉春 ;
谢春红 ;
张永祥 .
科学通报, 1997, (22) :2360-2368
[8]   晚更新世末期陆架沙漠化环境演化模式的探讨 [J].
赵松龄 ;
于洪军 ;
刘敬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42-146
[9]   晚更新世末期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环境的形成 [J].
赵松龄,于洪军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42-47
[10]   渤海莱州湾南岸平原黄土阜地貌及其古地理意义 [J].
张祖陆 .
地理学报, 1995, (05) :464-47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