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介入”与跨境安全治理——以湄公河惨案后续处理的国际合法律性为例

被引:9
作者
谈谭
陈剑峰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学院
关键词
跨境安全治理; 湄公河惨案; 创造性介入; 国际合法性;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跨境安全威胁也与日俱增,对中国的周边外交特别是跨境安全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战。2011年10月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后续处理行动,成为通过"创造性介入"实现跨境安全治理的重要尝试。本文重点考察这一案例的国际合法律性问题,即从国际法角度来分析中国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跨境侦查、引渡与审判嫌犯、判决执行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此举不仅符合国际法律规范和规则,而且通过跨境安全治理提升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尽管不能高估其普遍意义,但这一跨境安全治理尝试对中国未来的周边跨境安全治理、海外利益和公民保护等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3+155 +155-1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湄公河惨案的侦破谈国际侦查协作[J]. 周江.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
[2]   从湄公河案的侦破解读中国警察的国际执法合作 [J].
罗敏 .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3, (02) :36-39
[3]   中国与东盟侦查合作浅析——以湄公河惨案为例 [J].
吴夏一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 (05) :37-39
[6]   执法湄公河——武装护航的意味 [J].
章迪禹 ;
赵可金 ;
孙学峰 .
世界知识, 2012, (03) :14-22
[7]   中国是否应加强介入国际事务——“创造性介入”与中国外交片段 [J].
章迪禹 ;
王逸舟 .
世界知识, 2012, (02) :14-21
[8]   湄公河流域:劫船惨案后国际合作怎么办 [J].
卢光盛 .
世界知识, 2011, (22) :28-29
[9]   试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及其缺陷——以国际安全制度与人权制度为例 [J].
叶江 ;
谈谭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12) :42-49+5
[10]  
创造性介入[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逸舟,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