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就业: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的扶贫方略

被引:19
作者
李静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弱势群体; 可行能力; 弱有所扶;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20.01.0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受诸多方面限制,农村弱势群体成为扶贫攻坚重点环节。以处于最弱势地位的农村残疾人为例,目前对其的扶贫措施多为"保命式"兜底救助,并未太涉及就业扶持,对其可行能力的关注严重不够,发展型政策成分严重不足。通过理论探析与国际经验比较发现,可行能力视角下的精准就业可为我国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农村弱势群体脱贫的有效路径,通过多维度地精准考察对象,激发其就业欲望,培养其劳动能力,并根据对象实际情况为其设定复合化、特殊化、差异化的扶助目标,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增强信息的可及性,以项目制形式推动各主体互助化合作,可以有效培育农村弱势群体之可行能力,实现充分而有效的精准就业,从而最终实现精准脱贫。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帅传敏, 2010
[12]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Insights for a New Poverty Focus[J] . ROD HICK.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 2011 (2)
[13]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GENDER INEQUALITY: SELECTING RELEVANT CAPABILITIES[J] . Ingrid Robeyns.Feminist Economics . 2003 (2-3)
[14]   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分析 [J].
陈功 ;
吕庆喆 ;
陈新民 .
残疾人研究, 2014, (02) :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