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互构——社会科学概念的双重建构模式

被引:20
作者
郭忠华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科学概念; 双重阐释; 研究者; 行动者;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0.01.007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加强本土概念体系的建构以理解社会科学概念的建构原理为前提。社会科学具有"双重阐释"的特性:专业研究者对普通行动者的日常知识进行专业化阐释和建构;反过来,普通行动者也会对社会科学的专业性知识进行阐释和再建构。这种"双重阐释"特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概念是一种"双重建构"模式:一是研究者以行动者的日常知识为基础的概念提炼模式,主要体现为描述性和归纳性概念的建构模式;二是行动者以专业化概念为基础的吸收和再建构模式,主要体现为建构性和规范性概念的建构模式。两种建构模式表明,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变迁是研究者的专业知识与行动者的日常知识之间持续互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笔谈之一) [J].
郑永年 ;
杨丽君 ;
徐勇 ;
姚洋 ;
麻国庆 .
文史哲, 2019, (01) :5-22+165
[2]  
概念的历史分量[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方维规, 2018
[3]  
思想与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方维规, 2015
[4]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吉登斯, 2015
[5]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 商务印书馆 , 舒茨, 2012
[6]  
普通认识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 石里克, 2010
[7]  
极权主义的起源[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阿伦特, 2008
[8]  
政治学核心概念[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英) 海伍德, 2008
[9]  
主权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 博丹, 2008
[10]  
弱者的武器[M]. 译林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Scott,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