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城镇体系发展与治理策略

被引:16
作者
陈晨
赵民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城镇化; 城镇体系; 治理策略;
D O I
10.16361/j.upf.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既大幅度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城镇体系结构。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的城镇化研究不能因循西方的既有理论和经验。文章以实证数据为基础,从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两个方面,考察人口流动对于我国城镇化的作用。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在各类城镇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也不仅是指向大城市,而是大致向"首末两端"集聚;②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城镇体系发展并没有进入相同的发展阶段,而是进一步展现出显著的"对偶性差异";③迄今的人口流动未能将我国的城镇体系推向一个合理分工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而是形成了一个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的就业结构趋同的格局。这些特征的背后是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这隐含着对人口流动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分析的修正;在应用层面,可引申至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及城镇发展的分类治理策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特大城市郊区“半城镇化”的悖论解释及应对策略——对上海市郊的初步研究 [J].
朱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6) :13-21
[2]   我国城镇化的现实情景、理论诠释及政策思考 [J].
赵民 ;
陈晨 .
城市规划, 2013, 37 (12) :9-21
[3]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 ;
吕利丹 ;
邹湘江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17-24
[4]   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J].
陈丙欣 ;
叶裕民 .
城市问题, 2013, (03) :2-8
[5]   “人口流动”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 [J].
赵民 ;
陈晨 ;
郁海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2) :1-9
[6]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J].
殷江滨 ;
李郇 .
城市问题, 2012, (12) :23-29
[7]   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 [J].
张立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1) :23-32
[8]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 [J].
陆铭 ;
向宽虎 ;
陈钊 .
世界经济, 2011, 34 (06) :3-25
[9]   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特征与趋势——基于皖北案例的初步探讨 [J].
程遥 ;
杨博 ;
赵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67-76
[10]   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讨论 [J].
张立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