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J模型的中亚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蒸散模拟

被引:14
作者
张建财 [1 ,2 ]
张丽 [2 ,3 ]
郑艺 [2 ]
田向军 [4 ]
周宇 [2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3] 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LPJ模型; 中亚; 净初级生产力(NPP); 蒸散(E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亚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以草地和耕地为主的植被类型极易受到水资源短缺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极易恶化,故分析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蒸散(ET)变化特征及对气候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PJ模型模拟中亚地区1982-2012年NPP和ET,并分析其在中亚潜在植被类型中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NPP和ET的高低值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林地混合区以及耕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植被稀少的荒漠周边区域和哈萨克中部草地区;2)NPP总量和ET总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NPP年度变化范围在469.59~1 130.26 Tg C·a-1,年均值为737.24 Tg C·a-1(185.57 g C·m-2·a-1),ET范围在695.53~1 047.69 km3·a-1,年均值为850.46 km3·a-1(214.07 mm·a-1);3)影响中亚地区植被NPP和ET变化的气候因子主要为降水,温度影响相对较弱;4)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生产力增长较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新疆较为稳定,土库曼斯坦植被生产力出现下降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721 / 17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SEBS模型干旱区蒸散发量研究 [J].
李琴 ;
陈曦 ;
包安明 ;
徐征和 ;
赵强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4, (02) :195-201
[2]   中亚(五国)干旱生态地理环境特征 [J].
胡汝骥 ;
姜逢清 ;
王亚俊 ;
李均力 ;
李耀明 ;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 ;
罗格平 ;
张建明 .
干旱区研究, 2014, 31 (01) :1-12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缑倩倩 ;
屈建军 ;
韩致文 ;
肖建华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35) :205-210
[4]   土库曼斯坦物种多样性及其与中国新疆的比较 [J].
何学敏 ;
吕光辉 ;
秦璐 ;
Akhmetkaliyeva MAKSAT ;
刘昊奇 ;
张雪妮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4) :623-630
[5]   中亚地区近130多a温度变化特征 [J].
沈伟峰 ;
缪启龙 ;
魏铁鑫 ;
孔承承 .
干旱气象, 2013, 31 (01) :32-36+42
[6]   中亚水资源问题:症结、影响与前景 [J].
焦一强 ;
刘一凡 .
新疆社会科学, 2013, (01) :77-83
[7]   GLOPEM与MOD17A3NPP的比较 [J].
范建忠 ;
李登科 ;
周辉 .
陕西气象, 2013, (01) :21-25
[8]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J].
陈发虎 ;
黄伟 ;
靳立亚 ;
陈建徽 ;
王劲松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1647-1657
[9]   气候变化对新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J].
张山清 ;
普宗朝 ;
伏晓慧 ;
丁林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6) :905-914
[10]   新疆气候变化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分析 [J].
刘卫国 ;
魏文寿 ;
刘志辉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2) :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