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杨坤光
刘强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花岗岩体; 构造样式; 侵位机制; 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对造山带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的研究表明 ,花岗岩不但可以侵位在区域伸展的构造背景 ,也可以侵位在区域挤压 (缩短 )的构造背景。花岗岩侵位受断裂的控制并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明显 ,而是受多种侵位机制的共同作用 ,而构造样式和变形组构则是侵位机制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此外 ,对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构造、侵位机制作了简要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别山西部面理化含榴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J].
张宏飞 ;
钟增球 ;
高山 ;
张本仁 ;
李惠民 .
科学通报, 2001, (10) :843-846
[2]   花岗岩研究与大陆动力学 [J].
王涛 .
地学前缘, 2000, (S2) :137-146
[3]   大别山同剥露刘家洼杂岩体角闪石、长石的矿物化学 [J].
艾晓玲 ;
马昌前 .
矿物学报, 2000, (03) :213-219
[4]   北淮阳构造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差异性隆升 [J].
杨坤光 ;
马昌前 ;
许长海 ;
杨巍然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97-103
[5]   ESR测年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J].
郑荣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7-12
[6]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uctural units in the Tormes gneiss dome (NW Iberian massif, Spain): geometry, structure and kinematics of contractional and extensional Variscan deformation[J] . J. Escuder Viruete.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98 (2)
[7]  
Amphibole composition in tonalite as a function of pressure: an experimental calibration of the Al-in-hornblende barometer[J] . Max W. Schmidt.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