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11
作者
刘卓
刘昌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水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产性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7.01.027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东北地区1995,2000~2003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述年份的生物生产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提出了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东北地区振兴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118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足迹的修正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 [J].
高成康 ;
王少平 ;
陆雍森 ;
李建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4) :58-60+99+118
[2]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以吉林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为例 [J].
王玉梅 ;
尚金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46-150
[3]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J].
叶田 ;
杨海真 ;
王洪洋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1) :89-91+120
[4]   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 [J].
刘年丰 ;
姚瑞珍 ;
刘锐 ;
宋巍巍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5) :95-97+121
[5]   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复合体系发展动态 [J].
郝桂玉 ;
黄民生 ;
徐亚同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4) :84-87+119
[6]   发展火力发电厂生态工业园的研究附视频 [J].
王灵梅 ;
张金屯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3) :82-84+119
[7]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J].
叶建锋 ;
操家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2) :61-63+117
[8]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J].
熊德国 ;
鲜学福 ;
姜永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618-626
[9]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