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冲击电晕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和反击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31
作者
杨庆
王荆
陈林
司马文霞
谢博
机构
[1]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反击; 绕击; ATP-EMTP; 冲击电晕; 数学形态谱; 支持向量机;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运行经验表明,直击雷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为了对输电线路的绕击和反击故障进行快速智能识别,评价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找出线路防雷的薄弱环节,基于ATP-EMTP,建立了计及冲击电晕影响的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研究了冲击电晕对输电线路过电压传播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利用数学形态谱从几何形状学的角度分析了反击和绕击过电压的波形特点,构造了形态谱特征量,通过与小波频谱特性的对比,证明了形态谱频谱特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法的快速性。并将这些特征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建立了雷电过电压的智能分类器。采用了48条饶击与反击过电压数据对该识别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得识别反击和绕击过电压,对线路的防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9 / 11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考虑冲击电晕的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研究[D]. 杨利彬.重庆大学. 2009
[12]  
数学形态学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赵青春.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3]  
数据挖掘中的新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邓乃扬, 2004
[14]  
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纬钹等编著, 2002
[15]  
数学形态学方法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唐常青等编著, 1990
[16]   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多刻度形态学分析 [J].
束洪春 ;
王晶 ;
陈学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4) :67-71
[17]   基于数学形态学消噪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方法 [J].
岳蔚 ;
刘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 (07) :13-17
[18]   对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J].
潘丹青 .
高电压技术, 2001, (04) :65-67
[19]   雷电流的跟踪测量 [J].
陈德彬 ;
喻剑辉 ;
胡中 ;
肖勇 .
高电压技术, 2001, (03) :59-61+63
[20]   形态谱的一般性构造形式及其鲁棒性分析 [J].
周晓琪 ;
袁保宗 .
通信学报, 199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