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拆解地PM10中多氯联苯、镉和铜含量调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16
作者
邓绍坡 [1 ,2 ]
骆永明 [1 ,2 ]
宋静 [1 ,2 ]
滕应 [1 ,2 ]
涂晨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电子垃圾;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多氯联苯(PCBs); 镉(Cd); 铜(Cu);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D O I
10.13198/j.res.2010.06.70.dengshp.011
中图分类号
X508 [环境污染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某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中PM10及其典型污染物含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主动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大气样品,分析ρ(PM10)及其所携带的ρ(PCBs),ρ(Cd)和ρ(Cu),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PM10携带的污染物对研究区居住用地及工商业用地方式下人体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分析模型参数对风险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研究区ρ(PM10)日均值为0.05~0.32 mg/m3,14个样本均超过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ρ(PM10)一级日均标准值(0.05 mg/m3);大气PM10中的ρ(PCBs)为8 971.5~17 197.6 pg/m3,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ρ(Cd)和ρ(Cu)分别为2.7~18.3和127.8~1 218.0 ng/m3;ρ(PCBs),ρ(Cd)和ρ(Cu)最高值出现位置均为附近新近出现焚烧行为的YLY(玉露杨)采样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居住用地方式下PM10中污染物引起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10-6),绝大部分由Cd引起;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污染物特征、成人个体及行为参数对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儿童行为及污染物特征参数对非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时,参数须尽量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以降低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近电器拆解区土壤-蔬菜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健康风险
    张建英
    李丹峰
    王慧芬
    唐先进
    朱荫湄
    [J].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 434 - 441
  • [2] 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中二噁英、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水平及相分配规律
    李英明
    江桂斌
    王亚韡
    王璞
    张庆华
    [J]. 科学通报, 2008, (02) : 165 - 171
  • [3] 北京PM持续污染及与常规气象要素的关系
    隋珂珂
    王自发
    杨军
    谢付莹
    赵越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 77 - 82
  • [4] 2002年北京PM10时间序列及其成因分析
    孙杰
    高庆先
    周锁铨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 83 - 86
  • [5] 上海市某工业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特征
    黎伟
    程金平
    马静
    张进
    胡晓芳
    王文华
    [J]. 环境化学, 2007, (03) : 403 - 404
  • [6] 济南市PM10和PM2.5污染水平研究
    郝明途
    侯万国
    周学华
    王哲
    [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03) : 108 - 111
  • [7] 可吸入颗粒物生物活性及其微观特征分析
    李金娟
    邵龙义
    杨书申
    李卫军
    李慧
    [J]. 环境科学, 2006, (03) : 3572 - 3577
  • [8] 废弃物燃烧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排放特性研究
    王小刚
    李海滨
    向银花
    赵增立
    陈勇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6, (01) : 81 - 84
  • [9] 深圳市空气中多氯联苯污染的初步研究
    李春雷
    麦碧娴
    郝永梅
    王新明
    盛国英
    傅家谟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5) : 6 - 9
  • [10] 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
    孟庆昱
    毕新慧
    储少岗
    徐晓白
    [J]. 环境化学, 2000, (06) : 501 -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