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沪湾潮间带沉积异质体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6
作者
俞鸣同
黄向华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深沪湾海滩; 沉溺林; 牡蛎礁; 异质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沪湾潮间带并列着两种性质迥异的沉积异质体———沉溺古树林和牡蛎礁 ,其景观性质、形成年代和沉积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古树林主要树种有 :油杉 (Keteleeria)、桑树 (Mouas)和皂荚 (Gleditisia)等 ,属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4C测量表明其生长于7000aBP前后 ;牡蛎礁造礁生物主要属种有 :近江重蛎 (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 ,长重蛎 (CrassostreagigasTunbers)等 ,属于河口贝类 ,14C测量表明其生长于20000aBP左右。地貌调查和钻孔沉积物分析显示 :牡蛎礁是晚更新世古河口的产物 ,古树林是全新世河道古土壤生长林 ,两者被埋藏后近代重现海滩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福建深沪湾牡蛎礁的成因分析 [J].
俞鸣同 ;
藤井昭二 ;
坂本亨 .
海洋通报, 2001, (05) :24-30
[2]   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的福建深沪湾古地震研究 [J].
徐起浩 ;
冯炎基 ;
施建生 .
地震地质, 2001, (03) :367-380+482
[3]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分布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 [J].
王绍鸿 ;
俞鸣同 ;
唐丽玉 ;
赵希涛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52-358
[4]  
福建东南沿海活动断裂与地震[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丁祥焕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