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半矮秆品种对GA3、ABA的敏感性及其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宋平
曹显祖
滕俊磊
梁国华
刘秀丽
彭逸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籼稻;半矮秆基因;GA3;ABA;拮抗效应;过氧化物酶;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1998.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1.01,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高秆籼稻品种南京6号(对照)、含不同半矮秆主基因的籼稻品种南京11、南充一枝腊、新泰矮、新桂矮、双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半矮秆主基因对GA3、ABA的敏感性及其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半矮秆品种第1叶鞘对GA3的敏感性明显强于苗高对GA3的反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对GA3的反应加强,半矮秆基因在苗期对GA3的敏感性强弱顺序为:sd-1>sd-n(t)>sd-t(t)≈Sd-1>sd-g。sd-g基因在sd-1对GA3的反应中有抑制作用。不同半矮秆基因对ABA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其中sd-g对ABA较敏感。GA3、ABA对不同半矮秆基因的拮抗效应不同,对GA310mg/kg+ABA5mg/kg敏感性强弱顺序为sd-g>sd-n(t)>sd-1sd-g>sd-1>sd-t(t)≈Sd-1。在GA3、ABA的相互逆转中,GA3促进效应逐渐大于ABA抑制效应。在酶活性方面,5日龄高秆品种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矮秆品种,对GA3反应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下降,且下降百分率的高低顺序与各品种对GA3不同敏感性一致;对ABA反应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对ABA强敏感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酶活性增加百分率也是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几个籼稻半矮秆基因等位性和遗传效应分析 [J].
梁国华,顾铭洪,潘学彪,嵇朝球,印志伟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6, (01) :25-30
[2]   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J].
梁国华,潘学彪,顾铭洪,嵇朝球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3) :189-192
[3]   水稻矮秆基因对GA3敏感性的酶学基础 [J].
宋平,曹显祖,吴永宏,朱晓红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4, (04) :10-13
[4]   水稻株高基因对GA3敏感性及与酶的关系 [J].
何祖华 ;
ETOHKossi ;
石春海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143-147
[5]   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 [J].
董凤高 ;
熊振民 ;
闵绍楷 ;
王建林 ;
林鸿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3) :13-19
[6]   水稻矮生性状的内源脱落酸和乙烯调节 [J].
汤日圣 ;
吴光南 ;
张远海 ;
张金渝 ;
高宁 .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02) :48-52
[7]   矮秆基因对水稻性状控制的机理探讨 [J].
汤日圣 ;
张远海 ;
张金渝 ;
吴光南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2) :51-56
[8]   水稻品种对赤霉酸反应的遗传 [J].
徐建龙 ;
申宗坦 ;
林贻滋 .
浙江农业学报, 1989, (02) :91-93
[9]   四种叶菜衰老期间呼吸、乙烯产生、IAA和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J].
张丽欣 ;
宗汝静 .
植物生理学报, 1988, (01) :81-87
[10]   一种籼稻新矮源的分离和遗传鉴定 [J].
顾铭洪 ;
潘学彪 ;
李欣 ;
董桂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1)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