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沙107井和轮古40井为例

被引:13
作者
杨宁 [1 ]
吕修祥 [1 ]
陈梅涛 [2 ]
郑多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储层; 轮南油田;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河和轮南油田分处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的南北两地,构造位置上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构造活动差异及后期改造作用的不同造成两地储层发育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沙107井和轮古40井储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轮古40井地处北部构造高点的轮南油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厚度较薄,缺失地层严重,奥陶系仅发育中下统的鹰山组,但由于该套储层距离上部不整合面近,风化壳储层发育,缝洞系统发达,形成了一套优质的油气储集体。沙107井所在的塔河油田地处南部斜坡地带,奥陶系发育较为齐全,但上部巨厚的上奥陶统非岩溶性地层阻碍了下部中下奥陶统储层的后期岩溶改造作用,又由于中下奥陶统储层远离上部不整合面,因此孔、缝、洞的发育均受到限制,储集性能远不如上奥陶统缺失的北部地区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阿克库勒凸起成藏地质条件及控油规律 [J].
云露 ;
闫文新 ;
赵江 .
新疆地质, 2001, (04) :305-308+314
[12]   缝合线对碳酸盐岩油气生排运聚的作用 [J].
高岗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32-34+4
[13]   轮南地区奥陶系断裂及储集层裂缝分形特征 [J].
顾乔元 ;
韩剑发 ;
张耀堂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4) :3-5
[14]   轮南地区奥陶系裂缝型储层的地质分析 [J].
吴胜和 ;
欧阳健 ;
魏涛 ;
李先鹏 .
石油学报, 1995, (01) :17-23
[15]   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YQ3井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研究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肖秋苟 .
新疆地质, 2006, (04) :418-422
[16]   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YQ3井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研究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肖秋苟 .
新疆地质, 2006, (04) :418-422
[17]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地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J].
金之钧 ;
蔡立国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17-1024
[18]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 [J].
康玉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17-223
[19]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田水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J].
贾存善 ;
马旭杰 ;
饶丹 ;
高仁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9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