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被引:7
作者
唐文清
张清志
刘宇平
潘忠习
李军
杨成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GPS监测; 运动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61 [地震观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震后2009~2011年GPS监测数据,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所在地区2009~2010年、2010~2011年以及2009~2011年GPS测站运动速度场,分析了区域地壳运动总体趋势及形变特征;通过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段、南段横切剖面的测站运动速度变化,探讨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运动特征。分析表明:汶川地震前后,地壳运动总体趋势未变,作顺时旋转;断裂带西侧GPS测站运动速度变大,东侧运动速度变小;龙门山断裂带的断裂性质地震前后都为右旋走滑挤压,断裂带运动速率受汶川地震影响较大,震后运动速率较震前有显著的增加。龙门山断裂带震后各段次级断裂活动不同,中南段以前山断裂运动为主,其它各段以后山断裂运动为主。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表现出的运动特征主要与地震活动有关。受汶川地震的影响,区域动力学、运动学平衡被打破,龙门山断裂带东侧震后初期弹性回返,表现为低速反向运动。龙门山断裂带西侧震后松弛为拉张区,运动速度加大。地震对断裂带的影响不同,导致断裂带各段及次级断裂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张培震
    闻学泽
    徐锡伟
    甘卫军
    王敏
    沈正康
    王庆良
    黄媛
    郑勇
    李小军
    张竹琪
    马胜利
    冉勇康
    刘启元
    丁志峰
    吴建平
    [J]. 科学通报, 2009, (07) : 944 - 953
  • [3] 全球GPS矢量场的分区描述及规律性分析
    马宗晋
    张进
    任金卫
    李智
    [J]. 地质学报, 2006, (08) : 1089 - 1100
  • [4]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唐文清
    陈智梁
    刘宇平
    张清志
    赵济湘
    BCBurchfiel
    RWKing
    [J]. 地质通报, 2005, (12) : 1169 - 1172
  • [5]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GPS研究
    唐文清
    刘宇平
    陈智梁
    张清志
    赵济湘
    B.C.Burchfiel
    R.W.King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03) : 57 - 59+83
  • [6]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J]. 地学前缘, 2002, (02) : 430 - 441
  • [7]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
    王琪
    张培震
    牛之俊
    J.T.Freymueller
    赖锡安
    李延兴
    朱文耀
    刘经南
    R.Bilham
    K.M.Larso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 529 - 536
  • [8] 四川松潘弓嘎岭-漳腊盆地新构造运动
    唐文清
    孙志明
    [J]. 特提斯地质, 1999, (00)
  • [9] 中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的GPS监测
    陈智梁
    张选阳
    沈凤
    赵济湘
    刘宇平
    唐文清
    B.ClarkBurchfiel
    RobertW.King
    LeighH.Royden
    [J]. 科学通报, 1999, (08) : 851 - 854
  • [10]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J]. 地震地质, 1994, (04) : 422 -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