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13
作者
吴昊
王维
王文杰
秦建新
白雪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变化; 驱动力分析; 长株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G IS、RS技术,本文利用长株潭地区1989年、1996年、2000年和2008年4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提取景观类型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该地区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8年的近20年中,长株潭地区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从研究时段来看,研究区景观类型变化速率逐步加快。研究区斑块数量和密度持续增大,最大斑块指数持续减小,景观破碎化程度升高;从景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增加,且均度增强;同时,由景观形状指数增长说明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为因素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政策引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三江平原萝北县湿地农田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 [J].
黄妮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李方 ;
任春颖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3) :382-389
[2]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新疆精河县为例 [J].
张飞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王伯超 ;
王飞 ;
买买提·沙吾提 .
生态学报, 2009, (03) :1251-1263
[3]   东江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变化对水体恢复的影响 [J].
周婷 ;
彭少麟 ;
任文韬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231-239
[4]   赞皇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J].
杨光 ;
柳青 ;
郑小刚 ;
杜长友 ;
魏静 ;
张茜 ;
张粉霞 ;
陈连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9) :12852-12855
[5]   洞庭湖流域中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J].
刘明 ;
王克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317-1324
[6]   重庆市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分析 [J].
郭澎涛 ;
武伟 ;
刘洪斌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119-124
[7]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J].
岳德鹏 ;
王计平 ;
刘永兵 ;
李海龙 ;
谢怀慈 ;
王冬梅 .
地理学报, 2007, (11) :1223-1231
[8]   长株潭城镇密集区范围的界定 [J].
贺艳华 ;
周国华 .
热带地理, 2007, (06) :521-525+547
[9]   三江平原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研究——以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J].
周德民 ;
宫辉力 ;
胡金明 ;
赵魁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86-96
[1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世文 ;
唐南奇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 (03) :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