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4
作者
吕晓霞 [1 ]
翟世奎 [1 ]
逄礴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 青岛市中心血站
关键词
生源要素;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物;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长江口4个岩芯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生源要素的分布各不相同。有机氮和总氮在8号站位的含量远高于其他3个站位,而不同形态C、P的含量在不同站位间的差别不大。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主要受生源要素的来源、水动力条件以及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物粒度对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有机生源要素的分解速率常数远大于中国近海其它海区,其中在水动力活跃的海区分解速率常数最大。沉积速率是控制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主要因素,在沉积速率较大的站位其埋藏通量相应较大,埋藏通量与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含量关系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吕晓霞 ;
翟世奎 ;
于增慧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3) :1-5
[2]   北黄海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 [J].
吕晓霞 ;
宋金明 ;
李学刚 ;
袁华茂 ;
詹天荣 ;
李宁 ;
高学鲁 .
地质学报, 2005, (01) :114-123
[3]   南黄海不同粒度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吕晓霞 ;
宋金明 .
环境化学, 2004, (03) :314-320
[4]  
Studies on the regional feature of organic carbon in sediments of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waters[J]. YUAN Huamao1, 2, LIU Zhigang3, SONG Jinming1, L Xiaoxia1, 2 LI Xuegang1, 2, LI Ning1, 2, ZHAN Tianrong1, 21. MEES,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3. Zhoushan Marine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4, China.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
[5]   黄海和东海营养盐分布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 [J].
王保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122-1126
[6]   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J].
石晓勇 ;
王修林 ;
韩秀荣 ;
祝陈坚 ;
孙霞 ;
张传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086-1092
[7]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J].
马红波 ;
宋金明 ;
吕晓霞 ;
袁华茂 .
地球化学, 2003, (01) :48-54
[8]   渤海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中氮的形态与有机碳的分解 [J].
马红波 ;
宋金明 ;
吕晓霞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64-70
[9]   黄、渤海泥质沉积区现代沉积速率 [J].
李凤业 ;
高抒 ;
贾建军 ;
赵一阳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364-369
[10]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论文集[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洪华生 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