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协同利用机制

被引:26
作者
陈庆发 [1 ,2 ]
周科平 [1 ]
古德生 [1 ]
苏家红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3]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采空区处理; 协同利用;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空区处理是预防与控制采空区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其周边资源安全开采的必要条件。从矿山工程系统合理布局出发,以采矿环境再造、协同论和内嵌式设计等理论与理念为指导,首次从协调资源开采的角度提出"协同利用"采空区处理新技术。探讨采空区协同利用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模式,并对利用模式进行系统分类,研究采空区协同利用机制,并进行利用模式分类,探讨采空区协同利用机制。工程应用表明:新机制不仅处理空区隐患,而且实现隐患资源的安全开采,同时还大大降低空区处理成本,甚至达到零成本。研究成果可为空区隐患资源的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80 / 10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缓倾斜采空场处理新方法及采场地压控制研究[D]. 李俊平.北京理工大学 2003
[12]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古德生等, 2006
[13]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何满潮 ;
谢和平 ;
彭苏萍 ;
姜耀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03-2813
[14]   地下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J].
古德生 .
黄金, 2004, (01) :18-22
[15]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 [J].
钱鸣高 .
煤炭科技, 2003, (04) :1-3
[16]   类框架结构采空区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J].
陈友东 ;
唐有德 ;
姚香 .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2, (06) :5-7
[17]   广西高峰矿业公司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的改进 [J].
黄应盟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2, (05)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