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探研——以汾河上游为例

被引:4
作者
王尚义 [1 ]
张慧芝 [2 ]
马义娟 [2 ]
孟万忠 [2 ]
机构
[1]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2]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流域; 生态安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本文选择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汾河上游为研究区域,运用"系列横剖面"、"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等方法,对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与历史时期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及应对环境变迁的能力较低,故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也存在波动变化;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脆弱地带的流域生态安全,人口数量、耕地数量、畜牧业开发程度、国家政策、战争频次等应是主要指标;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下,压力、状态指标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响应指标安全指数反之,民间控制行为的出现反证了生态演变程度的加剧。本文研究复原了历史时期汾河上游生态安全演变态势,但如何量化不同阶段的流域生态阈值,并进行生态安全性的判别等,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以汾河上游为例 [J].
张慧芝 ;
王尚义 ;
曹志敏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5+39
[2]   汾河流域上游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探讨 [J].
牛俊杰 ;
赵景波 ;
王尚义 .
地理研究, 2007, (04) :773-781
[3]   六百年来汾河上游人口压力增长与环境状态演变之关系 [J].
王尚义 ;
任世芳 ;
孟万忠 .
地理研究, 2007, (03) :452-460
[4]   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生态分析 [J].
李素清 ;
张金屯 .
地理研究, 2007, (01) :83-90
[5]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民间控制 [J].
王尚义 ;
张慧芝 .
民俗研究, 2006, (03) :126-138
[6]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J].
陈星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8-20
[7]   汾河水污染控制研究 [J].
师忠东 .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03) :28-29
[8]   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2, (03) :219-224
[9]   论生态安全 [J].
陈国阶 .
重庆环境科学, 2002, (03) :1-3+18
[10]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J].
葛剑雄 ;
华林甫 .
历史研究, 2002, (03) :14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