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问题的思考——以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理解为基点

被引:24
作者
郭泽强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主体;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劳务人员; 单位;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08.06.00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对职务侵占罪主体范围界定的基础上,认为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是相同的,劳务人员不应一概排除在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之外。《刑法》第271条第1款"其他单位"中的"单位"的确定,是解决其内部工作人员的犯罪问题。从保护单位财产的角度考虑,"单位"外延的认定可适当放宽。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职务侵占罪特征的研究 [J].
杨立敏 .
昌吉学院学报, 2004, (03) :54-56
[2]   职务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J].
苗生明 ;
李继华 .
人民检察, 2002, (11) :23-25
[3]   论侵占性质犯罪的立法完善 [J].
贾凌 ;
曾粤兴 .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3) :57-59
[4]   罪名确定的科学性 [J].
刘艳红 .
法学研究, 1998, (06) :85-102
[5]   论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J].
曹顺明 .
河北法学, 1998, (03) :65-66
[6]  
和谐社会的刑法现实问题.[M].李洁; 张军; 贾宇; 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7]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王作富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9]  
贪污罪研究.[M].唐世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10]  
侵占犯罪的理论与司法适用.[M].刘志伟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