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公开性与心理学科学化

被引:3
作者
李炳全
机构
[1] 肇庆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心理的公开性; 心理学的科学化; 研究范式; 自然科学; 心理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 [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2 ;
摘要
心理的公开性是心理学科学化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也是心理学的不断追求。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学科以来,从传统实验心理学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到符号主义范式,再到认知神经科学范式和活动主义范式,每一次范式的演变都是对心理公开性的追求的一次突破。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心理公开性的追求,才导致心理学研究范式的不断突破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才使得心理学更具自然科学性。不过,尽管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演进,心理愈来愈具有公开性,但迄今为止这种公开性尚嫌不够,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种范式的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代认知心理学新取向之比较 [J].
李炳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80-85
[2]   论布鲁克斯的无表征智能理论 [J].
李建会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7) :9-13
[3]   人工生命对哲学的挑战 [J].
李建会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04) :23-26
[4]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J].
任晓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04) :104-107+112
[5]   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 [J].
刘晓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99-108+206
[6]  
文化与自我[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滢, 2007
[7]  
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2 蒋永福等.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0
[8]  
Varieties of Theoretical Psychology .2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