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张自然 [1 ]
陆明涛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法;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重新估算1978~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市资本、劳动与实际产出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各省区市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各年度资本与劳动要素份额等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各阶段TFP增长及其子项目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TF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及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79~2011年期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着抑制作用,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中、西部相对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相对东部地区的持续恶化,是导致中、西部与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大,许多地区的TFP增长率甚至绝对水平下降,特别是纯技术效率恶化,经济增长日益依靠不断扩大的资本投入。TFP增长的波动与GDP的波动高度相关,而TFP增长的长期趋势与资本增长率的长期趋互补,分别与GDP的长期趋势即潜在增长率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由于2008年以来,许多省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只有不断通过制度改革、技术研发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TFP增长水平,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 / 31+123 +123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张自然 ;
王宏淼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4-20+122
[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 [J].
张自然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02) :35-41
[3]   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陈昌兵 ;
张平 ;
刘霞辉 ;
张自然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4-21
[4]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 [J].
徐现祥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78-86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6]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
[7]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 [J].
张自然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08, (02) :34-39
[8]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岳书敬 ;
刘朝明 .
经济研究, 2006, (04) :90-96+127
[9]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10]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朱钟棣 ;
李小平 .
世界经济, 2005, (09) :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