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60
作者
田风霞 [1 ,2 ]
赵传燕 [3 ]
冯兆东 [1 ]
彭守璋 [3 ]
彭焕华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生态水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的总穿透雨量、截留量和干流量分别为212.6、64.5 mm和3.4 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8%、23.0%和1.2%;穿透雨在林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且降雨量越小其影响效果越明显;青海云杉林的总干流量为3.4 mm,平均干流率为0.58%,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对树干流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导致当降雨量为5.6 mm时就开始产生树干茎流;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先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冠截留量总体上随冠层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观测点位于树冠边缘或多个树冠重叠处时出现负截留现象。所以,就特定林分而言,冠层结构特征对于其林冠生态水文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特征研究 [J].
郝帅 ;
张毓涛 ;
刘端 ;
张洪亮 ;
李翔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917-923
[2]   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反演方法 [J].
赵传燕 ;
沈卫华 ;
彭焕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9, (05) :860-869
[3]   基于不同郁闭度的青海云杉冠层截留特征研究 [J].
谭俊磊 ;
马明国 ;
车涛 ;
白云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7) :825-833
[4]   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 [J].
何常清 ;
薛建辉 ;
吴永波 ;
张雷燕 ;
刘冲 ;
刘兴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871-1876
[5]   武夷山甜槠常绿阔叶林林分降水分量特征 [J].
任引 ;
薛建辉 .
林业科学, 2008, (02) :23-27
[6]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截留对降水的分配效应 [J].
张学龙 ;
罗龙发 ;
敬文茂 ;
王顺利 ;
王荣新 ;
车宗玺 .
山地学报, 2007, (06) :678-683
[7]   湖南省张家界马尾松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曹云 ;
黄志刚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林业科学, 2006, (12) :13-20
[8]   基于空间数据结构的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水量平衡 [J].
牛赟 ;
刘贤德 ;
张宏斌 ;
葛双兰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06, (04) :344-348
[9]   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J].
党宏忠 ;
周泽福 ;
赵雨森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4) :60-64
[10]   川西亚高山原始云杉林内降雨分配研究 [J].
巩合德 ;
王开运 ;
杨万勤 ;
王乾 ;
张远彬 .
林业科学, 2005, (01) :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