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媒介视角下社交媒体平台新闻事件的生成与传播——以“菲妥妥”事件为例

被引:5
作者
孙江
李婷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元媒介; 菲妥妥; 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以开放的终端和人际交互为基本特征的社交媒体带领我们走进了新闻生产的新时代。从传播新闻的角度来说,社交媒体的兴起,前所未有地扩张了作为个体的网民传播信息的权力和能力,这已是当下共识。但是,2018年5月爆出的"菲妥妥"自杀事件,则让我们更进一步看到,作为个体的网民,已不仅仅是内容编辑意义上的新闻生产者,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到正在扩散、传播的新闻事件中,成为影响事件走向、更具有现实能动作用且具有当事人意味的新闻生产者。本文试图从元媒介的理论视角出发,从媒介本身的技术特点及其背后的传播模式与对社会交往方式的重塑,来考量社交媒介构建的话语空间,进而探讨解释诸如"网络暴力"何以成为社交媒体的沉疴痼疾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58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J].
潘忠党 ;
陆晔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10) :91-124
[2]   论元媒介时代的符号传播及其特性 [J].
赵星植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3) :82-88
[3]   “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J].
杨保军 .
新闻记者, 2013, (12) :32-41
[4]   别让消逝的生命成为媒体娱乐的盛宴——从陈琳之死看自杀新闻报道的底线伦理 [J].
李东晓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 17 (02) :40-43
[5]  
麦克卢汉精粹[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Mcluhan),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