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瓣鳃类与植物化石谈淮河下游的中新统

被引:3
作者
黄宝玉
李浩敏
袁佩鑫
机构
关键词
中新统; 泗洪县; 中新世晚期; 植物化石层; 瓣鳃类; 淮河下游;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2.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江苏北部及淮河下游一带普遍发育一套河湖相沉积,杨钟健等命名“下草湾系”,时代为中更新世。周明镇、李传夔(1978)确定Youngofiber sinensis (Young)(即过去的Trogontherium sinensis Young)的时代为中新世,地质时代相当或稍晚于浦镇组或洞玄观组。刘冠邦等(1973)曾把泗洪小汪庄,罗庄的下草湾组之上的一套含丰富的瓣鳃类和少量脊椎动物化石的灰白色砂砾岩,创名为泗洪组。江苏区测队二分队曾把泗洪县大红山梅花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江苏泗洪中新世长臂猿类化石 [J].
李传夔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3) :187-192+221
[2]   “下草湾系”·“巨河狸”·“淮河过渡区”——订正一个历史的误解 [J].
周明镇 ;
李传夔 .
地层学杂志, 1978, (02) :122-130+163
[3]   南京附近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上第三系的划分 [J].
毕治国 ;
于振江 ;
邱占祥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2) :126-138+166
[4]   南京浦镇附近中新统地层的发现 [J].
李立文 ;
方鄴森 .
科学通报, 1964, (08) :730-731
[5]   记安徽泗洪县下草湾发现的巨河狸化石并在五河县戚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 [J].
杨锺健 .
古生物学报, 1955, (01) :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