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共同犯罪之我见

被引:25
作者
刘守芬
丁鹏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北京
关键词
网络; 共同犯罪; 意思联络; 共同正犯; 教唆犯; 帮助犯;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5.05.014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网络共同犯罪是以网络为空间背景或者侵犯对象的特殊犯罪形态,与传统共同犯罪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网络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一般通过网络形成,体现出不确定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共同犯罪行为中的实行行为必须依赖于网络完成,包含了很强的技术色彩。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技术性特征也使共同犯罪人中的正犯、帮助犯、教唆犯的行为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网络犯罪“犯罪场”初探 [J].
郑怀瑾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4) :25-29
[2]   网络服务商之刑事责任探讨 [J].
彭文华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55-59
[3]   行为与罪责:基于网络技术的几点适应性考量 [J].
刘守芬 ;
方泉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79-88
[4]   论网络“聚众”性犯罪及其刑事立法 [J].
皮勇 .
人民检察, 2004, (02) :20-22
[5]   论共同犯罪人的意思联络 [J].
邵维国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9-14
[6]   试论网络共同犯罪 [J].
赵秉志 ;
张新平 .
政法论坛, 2002, (05) :53-59
[7]  
网络法.[M].(美)约纳森·罗森诺(JonathanRosenoer)著;张皋彤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  
电子商务领域犯罪研究.[M].皮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  
比较刑法原理.[M].马克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0]  
网络安全法.[M].孙昌军等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