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人的意思联络

被引:8
作者
邵维国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辽宁大连
关键词
共同犯罪故意; 意思联络; 刑事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意思联络 ,是共同犯罪故意认识因素的外在形式。只有共同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才能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共同实行犯的共同刑事责任只限于共同意思联络明确包含的犯意范围之内。只要所教唆的犯罪研为的对象确定 ,即使犯罪性质不明确 ,教唆者也应当对被教唆者实际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负责。即使事先帮助的意思联络并没有明确犯罪的性质 ,帮助者也应当对其所帮助的实行行为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在有组织犯的情况下 ,帮助者之间、实行者之间以及帮助者与说行者之间不需要有意思联络 ,他们分别与组织犯进行单线意思联络就能形成共同犯罪故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J].
林亚刚 .
法学评论, 2001, (04) :35-42
[2]   部分犯罪共同说之提倡 [J].
张明楷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1) :37-43
[3]  
英国刑法[M]. 法律出版社 , (英)J.C.史密斯, 2000
[4]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
[5]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
[6]  
刑法学通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兴良等撰稿, 1993
[7]  
共同犯罪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2
[8]  
中国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9]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10]  
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苏)特拉伊宁(А.Н.Траинин)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