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海滨土地利用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孙贤斌 [1 ,2 ]
刘红玉 [2 ]
机构
[1] 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变异; 盐城市海滨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402 ;
摘要
为了给江苏盐城海滨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利用地统计学理论模型和GIS技术,对江苏盐城海滨区域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数据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和空间变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7年,盐城海滨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逐渐增加,自然湿地迅速减少、人工湿地逐渐增加,人类对湿地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加剧。自1987年以来,盐城市海滨区域的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结构的变化已导致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差异,景观生态风险呈增大的趋势。20 a间,盐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变异程度逐渐增大。1997年随机地域的空间异质性最大,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程度最大。盐城市海滨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自相关)尺度和方向性也发生显著变化。各时段该区域东西方向上的变异大于南北方向上的变异;在东西方向上,景观生态风险强度呈现由低变高,而后又降低的特点,最高风险强度带位于西部农田与东部光滩沼泽交界的过渡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干旱区内陆流域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为例 [J].
陈鹏 ;
潘晓玲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116-120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许学工 ;
林辉平 ;
付在毅 ;
布仁仓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