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河上游河岸植被缓冲带评价与恢复重建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劲修 [1 ]
齐实 [1 ]
Yaoqi Zhang [2 ]
王惠 [1 ]
李林英 [3 ]
王棣 [3 ]
余晓燕 [1 ]
刘劲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奥本大学林业和野生动物科学学院
[3]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河岸植被缓冲带; 评价指标; 恢复重建; 山西;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1.11.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河岸带特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河岸带的特点,提出了从植被结构完整性和河岸结构稳定性两方面的14个指标组成的河岸带植被结构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山西省沁河的一级支流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评价;同时进行河岸缓冲带恢复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下纯草、乱石滩、纯灌三种沁河上游河岸带典型地块的植被恢复效果,以期为我国北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构建、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京郊河溪生态护坡系统评价研究 [J].
吕晶 ;
高甲荣 ;
张金瑞 ;
娄会品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3) :1623-1626
[2]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亢河沿岸植被调查 [J].
孙逢 ;
冯孝杰 ;
袁兴中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0) :4550-4551
[3]   河岸带自然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王国玉 ;
李湛东 .
山东林业科技, 2008, 38 (06) :12-15+32
[4]   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及应用 [J].
高阳 ;
高甲荣 ;
陈子珊 ;
刘瑛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6) :379-382
[5]   河溪生态系统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 [J].
高甲荣 ;
王芳 ;
朱继鹏 ;
王敏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5) :66-70
[6]   生态河流缓冲带构建技术初探 [J].
诸葛亦斯 ;
刘德富 ;
黄钰铃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02) :63-67
[7]   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蒋传丰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45-348
[8]   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 [J].
张建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2) :143-146
[9]   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 [J].
邓红兵 ;
王青春 ;
王庆礼 ;
吴文春 ;
邵国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51-954
[10]   流域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J].
尚宗波 ;
高琼 .
生态学报, 2001, (03) :46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