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不同区位农户营粮贡献差异研究——基于河南农户的实证

被引:3
作者
张改清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经系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自然区位; 经济区位; 农户; 营粮贡献;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7.020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采用河南省16村近5 000个农户2003—2007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实证分析不同区位农户的营粮贡献。结果表明:河南农户经济分化日益明显,存在一种粮食盈余户减少与粮食短缺户增多,粮食缺口量增大的局面。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于日趋减少的盈余户上,且区位差异显著。具有自然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较大,具有经济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呈现出强化与弱化的两极格局,而自然与经济区位交互作用下,农户营粮贡献的区位复合效应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71 / 11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粮农培育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农户的分析 [J].
关付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7) :69-77+111
[2]   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梁永强 .
中国物价, 2010, (02) :20-23+8
[3]   农地边际化对丘陵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J].
黄利民 ;
张安录 ;
刘成武 .
经济地理, 2009, 29 (11) :1898-1902
[4]   农家粮食储备:从自我防范到社会保障——来自长三角15村20年的实证 [J].
史清华 ;
徐翠萍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1) :30-37
[5]   中国“藏粮于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 [J].
周小萍 ;
陈百明 ;
张添丁 .
经济地理, 2008, (03) :475-478
[6]   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J].
范怀超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