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与基准利率选择

被引:2
作者
杨敏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新型货币; 政策工具; 基准利率; 相关性稳定性检验;
D O I
10.19895/j.cnki.fdr.2017.07.015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次贷危机"爆发,促进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推出和运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传统货币政策存在差异,使得它们的传导机制不同。本文通过构建模型,选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常用利率,实证分析了其相关性并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风险性和相关性,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更适合作为基准利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传导 [J].
金中夏 .
中国金融, 2014, (14) :21-23
[2]   中央银行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冀志斌 ;
宋清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9) :45-53
[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2001—2010 [J].
王国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62-82+206
[4]   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 [J].
何东 ;
王红林 .
金融研究, 2011, (12)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