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147
作者
王珲
宋蔷
姚强
陈昌和
机构
[1]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海淀区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细颗粒物; 粒径分布; 颗粒组成; PM2.5;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8.05.003
中图分类号
X701.3 [脱硫与固硫];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Andersen8级撞击器对某300MW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的飞灰颗粒物进行采集,获得了烟气中飞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采样工况分别为100%和70%锅炉负荷。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对颗粒物进行了形貌分析和主、次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WFGD系统入口飞灰质量粒径呈典型的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1和3μm处,颗粒多呈规则球形,PM2.5与PM10质量比为0.434,飞灰总浓度约为85mg/m3标准状态;出口处飞灰质量粒径分布也呈现双峰性,其中细颗粒比例增大,PM2.5与PM10质量比为0.764,细颗粒间相互聚集粘连形成不规则的块状结构,飞灰总浓度在23mg/m3(标准状态)以下,总飞灰的脱除效率为74.5%,分级脱除效率随粒径减小而明显下降。经过WFGD系统后,细颗粒上S和Ca元素含量增大,而Al,Ba,Fe,Mn和Si元素的含量降低。计算表明,WFGD出口烟气中新增的石灰石与石膏颗粒分别占颗粒物质量的47.5%和7.9%。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添加CaO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吕建燚 ;
李定凯 .
热能动力工程, 2006, (04) :373-377+436
[2]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J].
牛治国 ;
张勇 ;
陈鸿伟 .
河北化工, 2006, (01) :43-45
[3]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究 [J].
岳勇 ;
陈雷 ;
姚强 ;
李水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8) :74-79
[4]   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J].
吕建燚 ;
李定凯 .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02) :5-8
[5]   燃煤烟气中痕量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进展 [J].
郭欣 ;
贾小红 ;
郑楚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1) :100-102+120
[6]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砷的分布与富集机理 [J].
孙俊民 ;
姚强 ;
刘惠永 ;
鲁静 ;
尹国勋 ;
赵成美 .
煤炭学报, 2004, (01) :78-82
[7]   痕量元素在煤粉炉中排放特性的研究 [J].
黄亚继 ;
金保升 ;
仲兆平 ;
肖睿 ;
任慧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1) :209-214
[9]   我国燃煤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的研究 [J].
徐旭常 ;
陈昌和 ;
祁海鹰 ;
李定凯 ;
王淑娟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3, (01) :8-15
[10]  
高效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的研究[J]. 徐娟,郭静,郭斌,苑宏英.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