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可信的匿名通信方案

被引:13
作者
吴振强
周彦伟
乔子芮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匿名框架; 匿名认证; 可追踪匿名; 可信平台模块; 平台真实性验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3.08 [];
学科分类号
0839 ; 1402 ;
摘要
加密技术只能对通信数据的内容进行保护,在电子投票、电子医疗、电子商务和电子现金等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用户的身份、行为、地理位置等隐私信息的保护程度是评估整个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隐私保护方法是利用匿名通信技术来抵抗窃听和流量分析攻击,但匿名通信技术在增强用户身份等隐私信息保护的同时,恶意用户的身份与行为也受到了匿名保护,如何保护合法用户隐私的同时又能防止恶意行为的攻击是推动匿名通信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作者以增强计算机安全的可信计算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可控可信匿名通信系统架构,该架构通过群组通信技术实现发送方的身份匿名,在通信链路上采用加密嵌套封装的数据通信方法实现用户行为、地理位置等隐私信息的保护.利用这一框架实现的匿名通信方案是由用户向身份管理中心注册获取群组信息、通过可信性评估的用户从节点服务器下载信任节点、用户用随机选择的信任节点建立匿名通信链路、服务提供方对恶意匿名行为用户的追踪等4个功能模块组成.作者对这些模块的协议进行了体系化设计,并给出了每个模块对应的协议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安全性、可信性、匿名性、效率等方面的分析与仿真,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控性与可信性,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环境下大规模部署匿名通信系统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686 / 170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的可信网络框架研究 [J].
周彦伟 ;
吴振强 ;
叶建财 ;
种惠芳 .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9) :2355-2359+2365
[2]   WLAN Mesh漫游接入认证协议 [J].
曹春杰 ;
杨超 ;
马建峰 ;
朱建明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 (07) :1102-1109
[3]   分层基于地理多样性的低延迟匿名通信架构 [J].
陈新 ;
胡华平 ;
刘波 ;
肖枫涛 ;
黄遵国 .
通信学报, 2009, (05) :54-61
[4]   一种可信可控的网络体系及协议结构 [J].
罗军舟 ;
韩志耕 ;
王良民 .
计算机学报, 2009, 32 (03) :391-404
[5]   一种改进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 [J].
李洁 ;
吴振强 ;
于璐 ;
孙鹏 ;
程瑶 .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2) :364-366+397
[6]   网络隐私权保护:国际比较分析与借鉴 [J].
杨天翔 .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7, (04) :41-44
[7]   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J].
林闯 ;
雷蕾 .
计算机学报, 2007, (05) :5693-5711
[8]   一种无线Ad Hoc网络动态混淆匿名算法 [J].
吴振强 ;
马建峰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 (04) :560-566
[9]   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 [J].
张宏科 ;
苏伟 .
电子学报, 2007, (04) :593-598
[10]   基于联合熵的多属性匿名度量模型 [J].
吴振强 ;
马建峰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6, (07) :124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