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单元划分新方案及其在临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胡文瑄 [1 ]
朱东亚 [1 ]
陈庆春 [2 ]
王秀鹏 [2 ]
曹学伟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划分方案; 渗流区; 储层物性; 临南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把沉积学与储层物性相结合,从流动单元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案.在流动单元体系内部划分出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和渗流区3个不同层次.在储层精细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区域内连续分布的隔层把储层分成几个独立的流体压力系统,即流动单元;然后再根据不连续分布的隔层,把一个流动单元进一步分成若干个亚流动单元;最后根据储层物性的差别把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划分成不同的渗流区.按照这个思路,选取临南油田的典型高产区块———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的夏52块砂三中段三砂组,进行了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和渗流区的划分,共划分出7个流动单元、7个亚流动单元和63个渗流区,这样划分出来的流动单元体系同时包括了油藏整体与局部细节的特征,为油藏开发提供了详细的地质依据,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临南油田隔层类型划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J].
朱东亚 ;
胡文瑄 ;
曹学伟 ;
陈庆春 .
地球科学, 2004, (02) :211-218+223
[2]   济阳拗陷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 [J].
谭成仟 ;
宋子齐 ;
吴少波 ;
乔明全 ;
张伟锋 ;
王志勇 .
地质论评, 2002, (03) :330-334
[3]   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动单元 [J].
曾大乾 ;
李中超 ;
宋国英 ;
汤军 ;
张昌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39-42+6
[4]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 [J].
宋子齐 ;
高兴军 ;
谭成仟 ;
吴少波 ;
刘顺生 ;
覃建华 ;
戴灿星 ;
罗治形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150-153+87
[5]   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新方法 [J].
彭仕宓 ;
尹志军 ;
常学军 ;
郝建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68-70+12
[6]   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窦之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50-52+12
[7]   临南油田沉积微相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J].
蔡忠 ;
曾发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44-47+52
[8]   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 [J].
吴胜和 ;
王仲林 .
沉积学报, 1999, (02) :87-92
[9]  
焦养泉等著.曲流河与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典型骨架砂体内部构成分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