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油田隔层类型划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38
作者
朱东亚
胡文瑄
曹学伟
陈庆春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临南油田; 隔层分类; 连通模式; 测井响应; 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临南油田储层砂岩小层及单砂体精细划分对比基础上 ,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观测和测井曲线分析 ,对小砂层之间的隔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按照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为 3种主要类型 :泥岩类隔层 (Ⅰ型隔层 )、粉砂岩类隔层 (Ⅱ型隔层 )和钙质岩类隔层 (Ⅲ型隔层 ) .并根据沉积相特点把Ⅰ型隔层分为Ⅰ1型和Ⅰ2 型 ,把Ⅱ型隔层分为Ⅱ1型和Ⅱ2 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隔层在测井曲线形态、沉积组合关系和空间展布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隔层分布不连续会造成砂层在垂向上局部的相互连通 ,上下砂层为砂坝砂体或河道砂体时 ,形成连通的原因不同 ,也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测井响应模式 .根据隔层的岩性、电性特征和建立的连通模式 ,从测井曲线出发 ,对研究区内 110多口井逐一进行了研究 ,最终揭示了隔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为剩余油预测和优化开采方案提供了依据 .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8+223 +2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油层隔层特征及其封隔能力评价 [J].
隗合明 ;
党犇 ;
顿铁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88-92
[2]   临南油田沉积微相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J].
蔡忠 ;
曾发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44-47+52
[3]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低渗透夹层研究 [J].
王振彪,李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42-46+95-96
[4]   曙二区缓坡浊积岩储层隔夹层研究 [J].
李琳,任作伟,林承焰,侯边华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3) :8-11+18+4
[5]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隔层物性界限─—以喇嘛甸子、萨尔图、杏树岗油田为例 [J].
刘春林,王红星,尚育秋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2) :149-152+191-192
[6]   河成单元储层构形非均质性研究 [J].
周宗良,杨国安,肖建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71-7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