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象对偶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及其时序分异研究

被引:6
作者
于明洁 [1 ]
郭鹏 [1 ]
王文越 [2 ]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二象对偶理论; 超效率DEA; 因子分析; 协调发展度;
D O I
10.13581/j.cnki.rdm.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08年我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协同学理论测算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显著提高,其中,东部地区提高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2)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地区间差异不断扩大,反映创新的地理集中态势日益明显;(3)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北京作为Ⅰ类地区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上海作为Ⅱ类地区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广东作为Ⅲ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构成的Ⅳ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中部和西部地区构成的Ⅴ类地区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最后,分析了各类型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区域创新系统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 [J].
于明洁 ;
郭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6) :85-91
[2]   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研究 [J].
于明洁 ;
郭鹏 ;
贾颖颖 .
情报杂志 , 2012, (04) :196-201
[3]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樊华 ;
周德群 .
科研管理, 2012, 33 (01) :10-18+26
[4]   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J].
王泽宇 ;
刘凤朝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5) :42-47
[5]   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基于二象对偶理论的视角 [J].
陈伟 ;
冯志军 ;
康鑫 ;
田世海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306-313
[6]   基于非参数HMB指数法的区域创新效率变动分析 [J].
郭军华 ;
倪明 .
管理学报, 2011, 8 (01) :137-142
[7]   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 [J].
白俊红 ;
江可申 ;
李婧 .
科研管理, 2010, 31 (06) :7-18
[8]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兼析河南省创新系统 [J].
郑广华 .
情报杂志, 2010, 29 (08) :28-31
[9]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系统研究 [J].
郑广华 .
系统科学学报, 2010, 18 (03) :76-79
[10]   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的研发创新评价国际比较 [J].
王海峰 ;
罗亚非 ;
范小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4)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