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华雄
杨克诚
任纬
吴元奇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铁含量; 杂种优势; 亲子相关; 遗传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将其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也出现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正值的一些组合。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中亲和高低值亲本之差的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低值亲本的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铁含量与蛋白质、轴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穗重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与淀粉和油分的遗传相关表现为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与穗位高的遗传相关达负向极显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 [J].
文建成 ;
张忠林 ;
金寿林 ;
汤利 ;
徐津 ;
谭学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6) :1182-1187
[2]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J].
曾亚文 ;
申时全 ;
汪禄祥 ;
刘家富 ;
普晓英 ;
杜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2) :127-131
[3]   玉米子粒铁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J].
米国华 ;
陈范骏 ;
刘向生 ;
春亮 ;
宋建兰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4, (02) :13-15
[4]   黑玉米的营养分析评价 [J].
赖来展 ;
张名位 ;
黄伯湛 ;
孙玲 ;
王志坚 ;
池建伟 .
广东农业科学, 1997, (05) :6-7
[5]  
数量遗传学[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荣廷昭等编著, 2003
[6]   Breeding crops for enhanced micronutrient content [J].
Welch, RM ;
Graham, RD .
PLANT AND SOIL, 2002, 245 (01) :205-214
[7]  
Alternat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ron nutrition: lessons from recent research[J] . K. Madhavan Nair.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 2001 (S2)
[8]  
The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the Iron and Zinc Density of Maize through Plant-Breeding[J] . Marianne B?nziger,Jennifer Long.Food and Nutrition Bulletin . 2000 (4)
[9]  
Molecular approaches for increasing the micronutrient density in edible portions of food crops[J] . Daniel P. Schachtman,Susan J. Barker.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9 (1)
[10]  
Breeding for micronutrient density in edible portions of staple food crops: conventional approaches[J] . Robin Graham,D Senadhira,Steven Beebe,Carlos Iglesias,Ivan Monasterio.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