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和苏丹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4
作者
詹秋文
夏孝勤
机构
[1]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
[2]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 安徽 凤阳
[3] 安徽 凤阳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4个苏丹草和6个高粱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可以作为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将高粱和苏丹草两类划分开来。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J].
王述民 ;
谭富娟 ;
胡家蓬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11) :1311-1318
[2]   同工酶分子标记研究中国和欧洲栽培油菜的遗传差异 [J].
赵坚义 ;
H.C.Becker .
作物学报, 1998, (02) :213-220
[3]  
电泳.[M].何忠效;张树政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4]  
高粱学.[M].卢庆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植物等位酶分析.[M].王中仁编著;.科学出版社.1996,
[6]  
优良牧草栽培技术.[M].苏加楷 编.农业出版社.1983,
[7]   Assessmen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a working collection of Vigna vexillata (L.) A. Rich. by isozyme and RAPD analyses [J].
Spinosa, A ;
Pignone, D ;
Sonnante, G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998, 45 (04) :34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