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众环境抗争及政府应对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壮珍 [1 ,2 ]
史海霞 [3 ,2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西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
新媒体; 环境抗争; 政府应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环境风险日益增加,我国已被雾霾、沙尘暴等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由此产生的公众环境抗争事件频发。而伴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公众借助这一平台进行环境抗争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给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面对新媒体时代公众的环境抗争,政府不应再视新媒体与公众的环境参与为洪水猛兽,而应该与时俱进,转危为机,善于利用新媒体,培养新的回应意识,正视公众理性不信任的积极功效,在修正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公众科技风险感知与科技决策“困惑”之实证考量 [J].
孙壮珍 ;
宋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8) :3-10
[2]   为权利而斗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视角解读 [J].
李修棋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11) :137-142
[3]   “邻避冲突”中的新媒体、公民记者与环境公民社会的“善治” [J].
郭小平 .
国际新闻界, 2013, 35 (05) :52-61
[4]   群体性事件中的新媒体作用透视 [J].
张春贵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17 (01) :67-70
[5]   风险社会中的协商机制 [J].
肖巍 .
学术界, 2007, (02) :35-42
[6]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J].
黄少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4) :93-97
[7]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媒介真实建构[D]. 金凤.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  
风险的社会视野[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美) 卡斯帕森 (Kasperson, 2010
[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陈力丹, 2009
[10]  
被治理者的政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印) 查特杰,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