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青藏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特征
被引:30
作者: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云南省气候资料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甘肃兰州

顾本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云南省气候资料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甘肃兰州

吕兰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云南省气候资料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甘肃兰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云南省气候资料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甘肃兰州
来源:
关键词:
大气加热场强度;
感热通量;
大气短波吸收辐射;
大气顶的长波逸出辐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 [大气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五道梁 1 994— 1 997年的实际观测资料 ,结合一些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 1 994— 1 997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结果表明 ,从 4年平均情况来看 ,高原北部地区 4~ 8月大气加热场为热源 ,1 0月~ 2月为冷源 ,3月和 9月为转换时期 ;就年平均大气加热场强度年际变化来看 ,1 994年和 1 995年为大气冷源 ,1 996年和 1 997年则为大气热源 ;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的年际变化主要由地面感热输送的年际变化所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J].
季国良
;
时兴和
;
高务祥
.
高原气象,
2001, (03)
:239-244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

时兴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

高务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
[2]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的卫星资料分析
[J].
江灏
;
王可丽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323-330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

王可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
[3]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
;
邹基玲
;
吕兰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7, (01)
:2-10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兰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4]
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湍流输送特征的研究
[J].
祁永强
;
王介民
;
贾立
;
刘巍
;
马耀明
;
任燕霞
.
高原气象,
1996, (02)
:43-4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中国地表感热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
[J].
高庆先
;
翁笃鸣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6, (02)
:238-244

高庆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南京

翁笃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南京
[6]
中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研究
[J].
翁笃鸣
;
张海东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6, (01)
:111-117

翁笃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南京

张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南京,南京
[7]
青藏高原的长波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江灏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5, (04)
:68-75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吕兰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8]
藏北高原太阳辐射能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吕兰芝,邹基玲
.
太阳能学报,
1995, (04)
:340-346

季国良,吕兰芝,邹基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大气物理研究所
[9]
青藏高原地区OLR与地面有效辐射关系的分析
[J].
王可丽
;
钟强
;
侯萍
.
高原气象,
1991, (04)
:381-390

王可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钟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侯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五道梁地区的辐射特征
[J].
江灏
;
季国良
.
高原气象,
1988, (02)
:145-155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