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纳煤田上二叠统煤层气能量系统及其控藏效应

被引:10
作者
高弟 [1 ,2 ]
秦勇 [1 ]
吴财芳 [1 ]
易同生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关键词
织纳煤田; 上二叠统; 煤储层弹性能; 煤层气成藏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织纳煤田上二叠统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结合统计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成果,依据煤储层弹性能表征模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煤储层能量系统的分布规律及煤层气成藏效应。结果表明:织纳煤田弹性能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南部显著较高"的分布格局,煤基块弹性能分布格局比气体弹性能复杂,煤层气体弹性能对能量系统的贡献率随埋深加大而显著增高,但在一定埋深处发生"跳跃"。结合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效果,煤层气成藏效应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通过对比分析,纳煤田煤层气成藏效应分属两个类型,绝大部分地段属于Ⅰ型,主要分布在织纳煤田西部;Ⅲ型位于文家坝南段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的有效压力系统研究 [J].
吴财芳 ;
秦勇 ;
韦重韬 ;
傅雪海 ;
杨兆彪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72-1375
[2]  
Stratum energy of coal-bed gas reservoir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coal-bed gas reservoir formation[J]. WU CaiFang, QIN Yong & FU XueHai Department of Earth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9)
[3]   沁水盆地煤储层地层能量演化历史研究 [J].
吴财芳 ;
秦勇 ;
傅雪海 ;
韦重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57-560+571
[4]   煤基块弹性能及其与地质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 [J].
吴财芳 ;
秦勇 ;
傅雪海 ;
林伯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636-639
[5]  
贵州煤田地质[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