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晚三叠世原型盆地及含油气性分析

被引:16
作者
周新科
许化政
胡宗全
王传刚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厚度恢复; 演化程度; 成烃历史; 烃源岩; 原型盆地; 豫西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三叠世是稳定的华北克拉通向构造活动剧烈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过渡的时期,在南华北西部及鄂尔多斯地区沉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济—洛地区上三叠统位于大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属滨浅湖(油坊庄、椿树腰组)向半深湖相(谭庄组)过渡的沉积,生油岩厚度和质量较长庆地区偏薄偏差。在燕山和喜山运动中,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延安地区因构造稳定,油气生成、保存条件好,形成油气富集区;济源—洛阳地区则因构造活动剧烈,上三叠统在许多地方剥缺,早期油气藏遭受严重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留山、马市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J].
王定一 ;
王立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1) :53-60
[2]   华北地区大型三叠纪原始沉积盆地的存在 [J].
刘绍龙 .
地质学报, 1986, (02) :128-138
[3]   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谈谈我国东西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的异同 [J].
陈发景 ;
吴振明 .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1) :28-37
[4]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自新等著, 2003
[5]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同和等著, 1999
[6]   华北地区中生代盆地与油气 [J].
胡居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9, (04) :378-392
[7]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早中生代湖泊沉积体系的演化 [J].
曾玉凤 ;
廉有轩 .
河南地质, 1998, (03) :32-35
[8]   豫西地区构造演化与上三叠统地层保存和分布附视频 [J].
郑求根 ;
张育民 ;
赵德勇 ;
刘志勤 ;
彭国力 .
河南石油, 1998, (02) :6-10+59
[9]   华北板块南缘壳内拆离及对大别山北麓逆冲断层系形成的影响 [J].
宋子堂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4, (03) :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