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谈谈我国东西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的异同

被引:12
作者
陈发景
吴振明
机构
[1] 武汉地质学院
关键词
盆地; 生油层; 地温梯度; 拉张作用; 褶皱带; 地层; 地热增温率; 地槽带; 构造带; 地质构造; 第三纪;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在震旦亚代和古生代时主要为地台型沉积,只是在东南边缘分布有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带。而西部含油气盆地则不同,在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基底为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带,只是一些大型中间地块型盆地内部为地台型沉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西部塔里木盆地内部震旦亚代和古生代沉积与东部扬子地台在岩性特征和化石方面十分相似。这些地台型沉积下伏的结晶基底时代也很近似,均属晋宁期,晚于中朝地台。在印支运动以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中国油气盆地的构造体制和油气分布的关系 [J].
陈焕疆 .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1) :3-12+21
[2]   我国第三纪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建造类型和油气分布 [J].
陈发景 ;
王德发 .
地质学报, 1980, (03) :208-218
[3]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 [J].
李德生 .
石油学报, 1980, (01) :6-20
[4]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J].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
INSTITUTE OF GEOLOGY ;
ACADEMIA SINICA .
地质科学, 1974, (01) :1-17
[5]   水下冲积扇——一个找油的新领域 [J].
孙永传 .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3)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