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机制理论的新探索(上)

被引:14
作者
孙绵涛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现象; 社会机制; 社会机制理论;
D O I
10.19496/j.cnki.ssxb.2007.06.010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社会机制指的是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由社会的层次机制、社会的形式机制和社会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组成。宏观机制、中观机制和微观机制是社会层次机制中的三种主要机制;社会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的机制、指导—服务式的机制和监督—服务式的机制;社会的功能机制由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这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对社会机制进行理论探讨,有助于澄清对机制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助于正确认识机制改革的内容和规律,从而有助于理清机制改革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教育管理现象、本质及规律问题的再探讨 [J].
孙绵涛 ;
康翠萍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2-89
[2]   “机制”的由来及其演化 [J].
陈芜 .
瞭望周刊, 1988, (50) :30-30
[3]  
中国教育体制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孙绵涛, 2004
[4]   社会机制的涵义及其特征 [J].
张建新 .
人文杂志, 1991, (06) :27-29+11
[5]   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J].
孙绵涛 ;
康翠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 (03) :22-26